从法律人到慈善家:腾讯创始人的新使命 | 智合·头条
作者 | 白筱
来源 | 《中国慈善家》10月刊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智合立场
【责编按】
2014年4月,陈一丹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礼堂里演讲,讲腾讯法务部门的发展。全场座无虚席,很多人站在走廊和门口。还有不少,如我,直接坐在地上的,看这位具有法学背景的腾讯创始人分享自己带团队的经验。对,以一个法律人的身份演讲,虽然那时候他的身份已经是企业家、慈善家。于是我想,很多身份可变,融进在骨子里的情愫是很难改变的,譬如陈一丹“投身教育和公益”的理想。
与马化腾共同创立腾讯十年后,陈一丹开始捐资办学。他说财富如流水,自己不过是财富的暂时持有者。他捐出20亿试水非营利民办高校,他说他不是金主,不是教育家,他是办学人。从法律人到企业家,再到慈善家,每一步都更加接近陈一丹真正的理想。
△2014年4月18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演讲
法律人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1993年陈一丹从深圳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于同年7月入职深圳检验检疫局。在1993-1996年期间,同时攻读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硕士,获得硕士学位。1998年,陈一丹和马化腾等共五人创办了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从此便走了一条与其他人不同的路。而法学背景也正好让本就沉着冷静的陈一丹更从容地应对公司的行政和法律事务。
马化腾是产品和技术的佼佼者,是新点子、新策略的源泉,而陈一丹总能很快领会这些新点子的要点,并从专业角度提醒实践中应该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为了适用于美元融资以及未来上市需求,陈一丹给腾讯架设VIE(可变利益实体)架构。陈一丹虽然没有从事过职业律师,但他算是腾讯的第一个律师,腾讯最早的规章制度都是陈一丹一手建起来的。
“法律背景对我建立腾讯整个法律体系是有帮助的。我们较早融资,较早接受国外理念,VIE这个事对当年是有促进作用的,新浪、搜狐都已经走过了,我们则学习VIE架构是怎么回事。”
而今,市场兴起“拆除VIE架构”,中概股退市潮汹涌而来。陈一丹认为,一个健康、有序、开放的国家资本市场自然会吸引优秀企业,但是这里面也要综合平衡,不能为了吸引而没有制度约束,也不能太制约而挡住一些优秀公司回来。
事实上,要说陈一丹的公益心在当时力所能及的领域也很早有体现。2006年,陈一丹联合深圳知名的文化传媒企业发起筹建深圳首家版权保护组织,并被推选为首届会长。除了版权保护外,专利技术也是陈一丹重点关注的项目之一。于此同时,陈一丹倡导法务部积极学习探索国外在互联网立法上的经验,参与我国《反垄断法》、《电信法》等行业相关法律的修善,也为推动中国互联网立法进程做出贡献。
即使从台前退到幕后,法律人的落点从未终止。2014年,陈一丹赴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期间曾经修过LLM(法学硕士)选修的一些课程,当时在斯坦福读LLM的智合法律新媒体CEO洪祖运与他一起听过课。陈一丹在斯坦福的两个学期内,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进行了研究,包括中国复杂的法律、政策、社会、文化及独特环境。
企业家的经验投身教育:只是办学人
陈一丹2013年辞去腾讯首席行政官职务,算起来,他在腾讯任管理职务达15年。2011年起,他主动提出逐步退出。
“这个轮子走得太快了,你预见到自己三五年后可能会没力,在有力的时候,还能把控的时候,就要培养新人,团队强要好过几个创始人强。腾讯就像你的Baby,作为父母,你是更多考虑自己的利益还是考虑孩子的未来?”
征得其他主要创始人意见后,陈一丹制定了卸任时间表。用两年时间培养新人的同时,他对腾讯进行了一轮全盘管理架构调整,以企业整体规划进行内部利益分割。他主持设计了新的人才培养制度,并推动企业文化变革。
在腾讯,陈一丹向以稳健著称,他追求结果导向,善于从目标倒推实施步骤。投巨资办大学,他却并没要求清楚的输出结果,他承认当时有点随缘心态,情怀驱动占了一半。
“公益与商业不同,只要这个事情有用,就可以去做,未必要先看到一个明确的结果,这就是公益嘛。可以不要结果,但要效果。”
退到幕后的陈一丹出资20亿,要帮民办教育松松土。
2015年5月开始,武汉学院获批脱离母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陈一丹首期投资20亿元,承诺不拿走一分钱,办一所非营利民办大学。
担任腾讯首席行政官同时,他一直安静地做着办学人,极少接受媒体专访,因为他“不擅长”。武汉学院转设,20亿的数字太惹眼,很多人才知道这位“马化腾背后的男人”,其实2009年他就已正式投资民办二级学院武汉学院。
有媒体说他要“打造中国的斯坦福”,要藉此“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接受《中国慈善家》专访时,陈一丹笑道,“哪有那么轻易呀?一所好的大学,是需要一代代人努力和累积的。”他谨慎地修正,“不是说我要改革了,不是这样,我只是想做一个样本,尽一些绵薄之力,是一种促动和松土。”
他说他不是金主,也不是教育家,他要“搭建平台,老老实实做一个办学人”。
6月16日,武汉学院2015年毕业典礼上,他身着礼服,帽檐垂下金黄色流苏,为武汉学院转设后首批毕业生致辞。典礼现场,陈一丹临时决定要“搞搞新意思”。在其提议下,学士帽被毕业生们高高抛起,陈一丹站在其间,与学生们一同拥抱未来。
△2015年武汉学院毕业典礼,毕业生将学士帽抛起
“他们说像魔法学校一样。我希望这成为传统,每次毕业时就把学士帽全扔起来,释放一下。当然,还得捡回去,收拾好。”陈一丹说。
这不是陈一丹第一次参加武汉学院毕业典礼。
2009年,陈一丹投资武汉学院,这位来自远方深圳的办学人要搞搞新意思,提议办场毕业典礼。“海外的大学,人家读书四年,毕业时家长都要来,很重视的。”
但这想法当时未能实施,原因是少数人没拿到学位,有人担心他们心理失衡而在典礼上“闹事”。这一理由听上去“很搞笑的”,但这也确实是很多大学不敢举办毕业典礼的最大顾虑。
“我说这些可以处理的嘛,绝大部分人是拿到了学位的,不能因为小小的事情就不办了。”
结果拖到下一年度,才逼着办了。那次毕业典礼平安无事,喜庆欢乐。“挺好嘛,后来每次典礼都很重要,成为一个激发他们的仪式。这是基本的,还没到创新,需要补课的东西已经发现一堆了。”
陈一丹很清楚,武汉学院未来发展中最重要的是人,为此,陆续引进了几十个博士,壮大师资队伍,但仍由老一批带队。
独立学院时代的武汉学院没有完善的教师考核机制,而推行新的教师考核制度,恐怕是改革中最为重要且最为困难的一环。
陈一丹素有“腾讯奶爸”之称,一直负责腾讯行政、法律、政策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及公益慈善基金等事务。腾讯在深圳成长至今,已有数万员工,陈一丹为其建立了成熟先进的管理系统和完善制度。
作为改革试验田,接纳与创新已成为深圳的基因,而武汉沉淀太久,它蓄积的巨大能量才刚刚破土而出。一些新鲜的理念与模式,仍需时间进行培育。在武汉学院,陈一丹也尝试做过一轮“影响工作”,让教师知道有这么回事,先去理解。
“教育有教育的规律和机制。但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的考核,总要跟你实际的效果和付出挂钩。这个绩效当然与企业会有不同,但在学校的教育理念下,你做了什么事情,达到了怎样的效果,二者应该是匹配的。”
近两年,武汉学院已出台相关考核制度,但暂时还没能跟薪酬挂钩。
陈一丹很感谢元老在独立学院历史阶段为学校打下良好基础,欣慰他们很开放,能够接纳一些新的理念,但他也仍能感受到进一步改革“还是很艰难”。
对于改革之难,陈一丹知道根结并非具体实施的问题,而是根本无法开始。
“所以要转设啊,你讲那么多,再好都没用。转设了,校董会的力量大了,落实才有可能。”
5月28日,武汉学院如期接到批准转设通知,并在6月1日召开发布会。此时,全校上下最紧张的是转设后的生源问题。“人家可能是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个牌子来的。”
陈一丹做了很多宣传沟通工作,心仍悬着。对于武汉学院的未来发展,他很乐观,但他希望“破局”后能有个更漂亮的新起点。
3个月后,武汉学院迎来转设后第一批新生。“结果是惊喜的。” 无论是生源质量还是数量,都有很大提升,文理科分数录取线均是湖北三本里的第一。“我们还有几个特色班,录取的是二本生,学生也来了。”陈一丹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接待这些学生,校监林倩丽参考了美国常春藤大学模式引进了“迎新营”。期间,家长有机会与校领导交流,深入了解学校,新生也将与杰出校友、企业家、老师交流互动,并参加军训环节的体能训练。对于国内大学普遍单一的“开学军训”,这种迎新方式显得格外新颖。
△2015年3月,陈一丹在斯坦福大学演讲
其命维新:让企业经验与教育相融合
2006年,在陈一丹的组织推动下,腾讯发起成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这一年,时任武汉学院董事长的龙峰找到陈一丹,希望他投资。陈一丹忙于腾讯事务,起初对此项投资并不感兴趣。
但龙峰很坚持,他知道陈一丹一直在做公益,建议陈一丹将此当做公益项目来做,并告诉陈一丹,不用管其他股东是否分利润,自己所获回报再投回去就可以了。陈一丹觉得可行。
2007年,陈一丹成为第一个进入武汉学院的股东。2009年,“一丹教科文发展有限公司”成立,通过收购,成为武汉学院唯一的投资举办方。
掌握主动权后,麻烦事来了。陈一丹想调整理念,进行学校制度改革,发现居然无力推动。
“原来我们国家的机制,举办方也就是投资方跟母体共同来办,母体出牌子,举办方负责运营经费。而这个学校就是独立法人。谁管呢?没人管,它自己管自己。”
学校的理念和制度都被捆死了,“那怎么办?独立喽。”
陈一丹对投资数额有心理预期,“可能三四个亿”。参考之前湖北一些办学案例,从评估数字上看,成本相对低,其中,办校地点和建设规格对办学成本影响很大。在湖北边远地区买几块地,校舍面积、质量要求上以达标为目的,三四个亿是足够的。“但我希望真的按校园规划去做,所以起点比较高。”
预算出来,20亿元,让陈一丹吓了一跳。他有两个选择,要么维持现状,要么真金白银拿出来,转设民办大学。
维持现状并非陈一丹所望,他要的是维新。
这笔巨额投资大部分被用在了初期的一次性投入上。陈一丹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的何镜堂为武汉学院设计新校区。9月,占地45万平方米,可容纳15000名学生的新校区已投入使用。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1931年就职清华演讲时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陈一丹更看重师资和管理团队。两年多前,他便着手为学校寻觅领军人。
“之前我就想,武院未来要转设为民办大学,而且要冲出来的,所以一定要找一个懂教育规律的人,并且有一些国际背景,了解国际上是怎么做的,同时也一定要有中国情怀,了解中国的情况。”
要求多了,范围相应变窄。两年多时间里,陈一丹通过猎头公司找了很多人,一次次约见、交流,都不满意。
有人向他推荐原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林倩丽教授。“当时我在斯坦福,通过视频跟她见了一面。理念一碰撞就全对上了。”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办学理念,甚至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二人产生了共鸣。“她是有情怀的人,也是能把事情做成的人,而且非常真诚。”陈一丹说。
武汉学院转设后,林倩丽担任校监。在西方大学,校监即校务会议主席,负责主持学校各项校务,决定学校长远发展愿景。
如今,校董会已做完第一轮调整。在独立学院时代,校董会成员由母体和本校各占一半。陈一丹说,他感谢前面十几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提供的支持,为武汉学院奠定了基础。“现在武院转设民办大学,需要我们自己定了。”
△2015年3月,陈一丹在斯坦福大学演讲
相比于转设成功的武汉学院,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则有着不一样的生态系统。
“民办大学的改革,可能有更多自主权和创新性,让它自己去试。而中小学呢,民办很多,反而公办最难,几乎动不得。所以我们选了这个骨头来啃。最大目的是与政府一起探讨改革,改革的点就是‘公立非公办’的新模式。”陈一丹说。
2013年,在陈一丹主持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出资5000万元,与深圳市福田区政府合作,发起教育实验基金会并共同创办明德实验学校,陈一丹为首任校董事会主席。
△陈一丹(后排右起第七位)在明德学校
如果说武汉学院的转设是一次华丽变身,明德学校则完全为了改革而生。
明德学校是委托管理办学模式,由政企双方联合成立教育基金会作为学校的委托管理方,资金由政企双方共同筹措。学校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人事劳资制度,对教师队伍实行契约管理,利用政府拨付的经费和自筹资金,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实行自主绩效工资福利体系和薪酬标准。
合作洽谈阶段,双方共提出20多个具体改革点,历时一年才成功签约。
“现在很多人来观摩这个学校,有的发现你深圳这个特殊,那个特殊,但是二十几个改革点,总有三两个适合他的,他拿回去,不就活了一点吗?明德学校就起到这个作用。”
对于武汉学院未来发展方向,陈一丹是明确的,但具体如何成长,他觉得动态将成为常态。“你的小孩长大要对社会有用,要幸福,要快乐,朝这个方向去就不会错。中途摔倒了怎么办?读书怎么安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希望形成这种动态办学。”
他不想武汉学院闭门造车,除了校务管理外,陈一丹也尝试提供机会,让企业经验与教育相融合。
做互联网慈善:人人可公益
退休后,陈一丹仍是腾讯慈善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除了一些老同事找他交流企业文化方面的事务之外,他在腾讯投入精力最多的就是公益部分。每次来办公室,几乎都是约了负责公益事务的同事。
腾讯创立初期,企业的发展让管理者开始思考回馈用户和社会。陈一丹回忆,那时候零零碎碎总想做点什么事情,比如向贫困地区捐赠旧电脑一类的硬件设施。
2004年6月1日,《基金会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半个月后,腾讯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陈一丹考虑将腾讯细碎的公益支出系统化、制度化。
两年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成立,这也是中国首家由互联网企业发起的公益基金会,此后,腾讯每年会从企业利润中拨款给基金会。资金与人都具备了,陈一丹开始探索互联网公益模式。
“探索网络是我们的优势。”陈一丹至今记得早期腾讯的一些网络公益尝试。“在腾讯平台,你做了好事,捐了一块钱,你的账号会长出一个爱心果,我记得那个产品还长棵树,有里程碑的。”
△“益行家”活动中陈一丹终点冲线
2008年汶川地震,腾讯基金会向灾区捐款2000万。“但网民怎么参与?”陈一丹将网络支付、公募基金会等资源进行整合,因腾讯基金会是非公募基金会,便用“拉郎配”的方式,将公募基金会对接给捐款人。“结果捐了两千多万,很多都是一块钱两块钱。”陈一丹说,这才是最让他开心的,因为钱的背后,是更多人的参与。
“公益是什么?对公有益,对身边的人有益,对我们所连接的世界有益。这个有益仅仅是出钱吗?不是的。我是希望能够出现一种公益文化。”
2008年之后,公众捐赠热情大幅回落,没人捐款了。
陈一丹提出公益2.0模式,并开展一些常态化公益项目,在腾讯主持开创了“腾讯月捐”“腾讯乐捐”“腾讯筑德基金”“腾讯筑梦新乡村”等多个创新公益项目。
2012年,陈一丹推动搭建的腾讯网络捐款平台收到网友捐款累计突破1亿元。
△陈一丹为“益行家”获奖者颁奖
今年9月初,腾讯发起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活动“99公益日”。活动启动当天,陈一丹为活动做了题为《信任连接公益的时代即将开启》的致辞。
自9月7日0时至9月9日24时,网友参与99公益日活动,通过腾讯公益平台捐款1.2亿元,参与人次超过200万,捐赠金额、参与人数均创下国内互联网的募捐记录。
这一成果让陈一丹欣喜,也很感慨。“在PC年代,腾讯公益平台用五六年时间不断创新项目,才达到一个亿,我们当时很开心啊,已经全国最大了。”当时的他没想到,社交网络下的99公益日,3天就超过了5年的数字。
“今天到3.0、4.0、5.0,再变成移动物联网、社交化,但总体这个趋势是跟社会链接互动的,这个精神没有变,你不是孤单地做自己。”
对于陈一丹来说,今年的99公益日不过是个开始,明年还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出现更多的公益玩法。他希望99公益日能成为公益概念甚至是一种公益文化,长远地走下去。
自创办至今,腾讯网上募款平台累计募款额已达5亿。陈一丹觉得另一组数字更重要——捐款人次超过3600万,对于在整个社会建立公益文化来说,这或许更有价值。
△“99公益日”启动仪式上,陈一丹向公益组织赠予书法作品
文化之根:老祖宗哪会骗人
陈一丹热衷中国传统文化,他看重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以及文化所承载的信仰。出钱做公益,是他的“财布施”,推动网络公益、创新办学模式、推广传统文化则都算作是他的“法布施”。
2013年6月26日,陈一丹倡立的腾讯传统文化频道上线运行。而此前3个月,他投入1000万原始基金,在深圳市成立陈一丹公益慈善基金会。该基金会为非公募,以弘扬、复兴、繁荣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为宗旨。
陈一丹基金会打造了“一片丹心”和“一树丹枫”两大主要公益品牌。
“一片丹心”下,2012年8月,陈一丹出资1300多万元,捐建了汕头潮南区田心中学高中部慈英楼及配套设施。慈英楼的落成结束陇田镇田心片区长达30年来无高中学历的历史。基金会还先后在田心中学设立了“慈英奖学金”和“慈英奖教金”。
陈一丹通过基金会先后两次共捐资5000万元,为武院建造现代化数字图书馆,并配置百万册图书典籍。此外,图书馆内将设立典籍库,这将成为国内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典籍藏馆之一。典籍库包括《四库全书》《大藏经》和《道藏》等,涵括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典籍。这些图书全部提供给师生借阅外,还将向社会公众开放阅览,以武汉学院的人文氛围,辐射社区人文建设。
“一树丹枫”里,则开展了传统梵呗音乐传承项目、苗绣项目,以及非遗文化作品出版公益资助项目。
陈一丹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他说,“老祖宗哪会骗你?他写这个东西,用那么多年累积智慧,他干嘛要这样?他肯定是为你好的嘛。”
经历过战争与文革,中国传统文化已没落不堪,而经济的迅速腾飞缺少文化匹配,逐渐产生出越来越多扭曲的价值观。
他认为中国人信仰的载体是千百年来积淀的儒释道文化。“你说佛教是不是宗教?是。但是它熏陶下来的是文化。”
他在传统文化中找到财富的意义。他说财富只是工具,如何使用,归根结底还是使用者的价值观在起作用。他理解的财富正如流动的水,因不同的社会分工、不同的时代与契机,因战争与和平等等因素而不停流动。每个掌握财富的人,都不过是财富暂时的持有者和管理者。
“财富就在你手里保留那么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你能做点什么?今天我有幸有一点财富,那我就用这点财富做些事情。”
武院校训为“明德创新,解行并进”,这是陈一丹2010年提出的。2012年3月,武院又开设“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围绕唐诗宋词、周易周礼、孔孟思想、孙子兵法等诸子百家和其他传统国学内容,延请学者、名家为师生作定期主题演讲与互动交流。现在已是最受武院师生欢迎的“第二课堂”之一,同时也成为武院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
“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陈一丹希望学生能真正领悟传统文化奥义,并能“解行并进”。
“人生一世,用了这个名字、身躯,都只是借的。如何把本性做好?不是别人评价的,而是你要自知。自知何来?‘信解行证’。知识只是解,你要行,要证。”
(较原文稍有改动 )
____________________
责编 | Sarah
编辑 | Angie
原文标题 | 《办学人陈一丹》